(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导语:相比之下,厨房是家居室内最应该注意功能设计的地方,因为它是住房中使用最频繁、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地方。
根据人体工程学专家研究,拥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厨房“工作三角区”,可使人在平日的操作中减少60%往返路程和27%的操作时间,若以人的一生总计起来可节省5年时间。当然,这种法则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要根据各种类型的厨房,不同的布置方式,得出不一样的“工作三角区”法则。
厨房工作三角区
这指的是:厨房的烹饪区、洗涤区和储藏区。而依据这三个区域又设计规划出不同的厨房布局形式:一字形厨房、双线形厨房、u形厨房以及L形厨房和岛形厨房,可以说每一种设计都是依据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实际应用和操作时的方便性考虑的。
(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PART1 ≤6平米狭小厨房的三角区法则:简洁明朗的一字形
这种布局适用于面积偏小至中等的狭窄形厨房。
厨房的工作流程完全在一条直线上进行,就难免使得三点之间的工作互相干扰,尤其是多人同时进行操作时。因此三点间的科学站位,就成为厨房工作顺进进行的保证。在布置时,要保证备餐区和烹饪区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4至3.6米。
一字形布局的距离若小于2.4米,橱柜的储藏空间和操作台会很狭窄;距离过长,则会增加厨房工作往返的路程,使人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一字形厨房由于空间限制,只能在一侧墙壁上布置家具设备,将洗涤区、烹饪区一字排开。
一字厨房最大的有点在于工作空间集中,可大大节省厨房的空间,将储物空间向上延伸。
(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PART2 ≤10平米常住人口多的三角区法则:紧凑空间的双线形
双线形厨房可以在厨房空间相对的两面墙壁布置家具设备,可以重复利用厨房的走到空间,可容纳几个同时操作,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考虑到洗涤区和烹饪区间往返最频繁,人体工程学专家建议,这种厨房空间净宽应不小于2.1米。最好在2.2-2.4米,中间通道应间隔0.9-1.2米的距离,保证2人在厨房同时工作不会造成阻碍。
这种布局将给您两块操作和储物区域,分别位于两边,非常适合准备食物。最主要的是,它并不需要很大的空间。
(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PART3 ≤10平米开放式厨房的三角区法则:灵动、充满变化的L形
这种厨房是沿相邻的两边布置家具设备,布置方式比较灵活。为了保证“工作三角区”在有效的范围内,L型的较短一边长度不宜小于1.7米,较长一边在2.8米左右,洗涤区和烹饪区的距离在1.2-1.8米,备餐区和烹饪区的距离应在1.2-2.7米,备餐区与洗涤区间距离在1.2-2.1米。
这是最常用的厨房布局。如果你的厨房宽度够理想,而你恰好想要在厨柜旁边增加一个小餐桌或是岛台,那么这种布局就非常理想。
(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PART4 ≤10平米舒适厨房的三角区法则:能增进交流的U形
U型厨房最大特点在于厨房空间工作流线与其它空间的交通可以完全分开,避免了厨房内其他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当一个人在水池旁边进行清洗工作的时候,绝对不会阻碍到另一个人在橱柜里取物品。U型相对两边内侧之间的距离应在1.2-1.5米之间,使之符合“省时、省力工作三角区”的要求。
如果你有一间大厨房,那么U形布局很理想,它给您最大的空间和足够的储物选择,且集中了双列型和L型布局的优点。
(本文来源: 佚名 ‖ 和家)
PART5 ≤15平米多人参与的三角区法则:一区多用的岛型
岛型厨房是沿着厨房四周设立厨柜,并在厨房的中央设置一个单独的工作中心,人的操作活动围绕这个“岛”进行。无论是单独的操作岛还是与餐桌相连的岛,边长都不应该超过2.7米,岛与橱柜中间至少间隔0.9米,为的是便于多人在区域内活动。
这种布局更适合多人参与的烹饪过程,因为它的面积足够大,在厨房中央可以包含一个很大的厨房岛,能给你额外的操作、储物和社交空间